最近,特斯拉事件中的事故車主在微博上宣布:正在與特斯拉和解,并認同特斯拉的檢測,車輛沒有問題,對占用公共輿論資源抱歉。
這篇微博引起了軒然大波,不少媒體都感到自己是被利用了,但經(jīng)過此事件,似乎有些人找到了流量密碼,比如下面這個:
好家伙,這“輪胎自動爆炸,炸壞輪轂”給我看愣了,特斯拉這是什么技術失誤?看來我們又有新的選題了?
點開一看,原來是高速行駛時壓到了石頭導致爆胎……這事兒在沒調查清楚之前,原因可能是車主眼神不好沒躲開異物,也可以說特斯拉輪胎不行,遇見個石子就爆炸,但這個文案寫的,好像跟特斯拉是什么漂亮國自殺武器一樣。
還有這條新聞,視頻里特斯拉開的一路火花帶閃電,虧得1818黃金眼還有點良心,文案中解釋了事故原因是“下橋時開太快了”。
要不然落到無良媒體手里,這新聞直接變成“特斯拉突然失控,車底火花四濺,撞翻5臺車”。我搜了一下,還真有這么干的,咋說呢,這個“內情披露”用的就很妙。
以及最近非常火的“馬斯克承認特斯拉用攝像頭監(jiān)控車主”,你說車內的攝像頭不監(jiān)視駕駛員目光,難道還監(jiān)視駕駛員是否踩剎車踏板嗎?照這個邏輯,我是不是能編個新聞,“庫克親口承認蘋果前攝像頭掃描用戶面部”、“馬云親口承認支付寶聯(lián)合蘋果、華為等掃描用戶面部”,結合最近315的人臉識別新聞,妥妥的頭條。
并且只要是搭載“疲勞監(jiān)測”這個配置的車,基本都安裝了車內攝像頭,還有比亞迪能在車里拍抖音、微信視頻,如果不是靠攝像頭根本不可能完成;還有寶馬的手勢控制,也是依靠攝像頭完成的;另外吉利星越、榮威RX5 MAX等車型的Face ID,也跟攝像頭脫不了干系。
據(jù)馬斯克稱,特斯拉的車內攝像頭主要用于配合馬斯克的RoboTaxi計劃,可以簡單理解為國內的滴滴保護政策,即如果將Model 3用于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,這顆攝像頭就可以協(xié)助車主和乘客收集證據(jù),保證雙方的安全。
我們也不是給特斯拉洗地,車內攝像頭確實爭議很大,拿國內滴滴舉例,有人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后,滴滴打算推出錄像功能依舊受到抵制,可見車內攝像頭這個功能多么招人恨。
車內攝像頭合理合法與否,要看用戶的需求、廠商的良心以及監(jiān)管部門的管理,比如可以默認該攝像頭不開啟,廠商讓用戶自主選擇是否開啟車內攝像頭,并且向大眾和監(jiān)管機構披露自己收集來的視頻畫面作何用處。也希望監(jiān)管部門盡快推出相應的法規(guī),管控這一無人地帶。
總之這個鍋不能特斯拉來背啊,得全行業(yè)一起背才行。
從上面三個例子不難看出,有些人已經(jīng)掌握了財富密碼,反正黑特斯拉就有流量,特斯拉的公關又不作為,何樂而不為呢?因此我建議特斯拉聘請恒大的團隊做公關,畢竟恒大投訴舉報媒體可是一把好手。
另外,不知道是不是特斯拉失控或“被失控”事故太多,有些其他品牌車主和媒體也開始拿“剎車失靈”、“失控”做文章,希望能獲得關注。但從這些事故的發(fā)生環(huán)境來看,車主自己在濕滑地面不減速似乎才是事故主要原因。
比如此前的蔚來“剎車失靈”事件,此次事故中車主在濕滑的環(huán)氧地坪上開出來30公里/時的時速,實在是過快了。
無獨有偶,比亞迪漢也在有水的環(huán)氧地坪上撞了,車主發(fā)帖用的是“剎車失靈”這樣的字眼。不過比起特斯拉來說,這篇帖子的閱讀和討論都很少,甚至有人評論“品牌一換,評論過萬”。
車主作為孤立無援的個人,借特斯拉的東風,取個勁爆的標題想和廠商battle我們可以理解,但我也想求求各位同行,別在瞎帶節(jié)奏亂取標題了,別再吃“特血饅頭”了,老祖宗UC都被315點名了。
不過特斯拉也不是什么好東西,傲慢、甩鍋、質量差每個坑都踩一遍,只能說一個巴掌拍不響,你作死活該你倒霉。
捫心自問一下,我們也算是靠特斯拉獲取了不少流量,但電動邦始終堅持站在專業(yè)的第三方角度分析事件,不帶節(jié)奏不扭曲事實,最多在標題上嚇唬大家一下騙個點擊,內容還是理性客觀的。
也希望各位同行們能發(fā)揮自己的專業(yè)能力,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事件,雖然這是一個帶節(jié)奏和站隊才能獲得流量的年代,但好歹大家都叫“媒體”,有點專業(yè)素養(yǎng)好不好?
還有,網(wǎng)友們也要保持冷靜,這年頭有個詞叫“對沖式內容營銷”,即你看到的罵特斯拉的、洗地特斯拉的和中立的三家自媒體,背后可能是同一個公司的,一飯三吃是最絕的。因此只要這車不是你的,認真你就輸了。
最后我們留個作業(yè),這個視頻應該怎么寫文案?請大家積極留言,點贊最多的網(wǎng)友可以來電動邦編輯部入職。
其實這只是兩位大哥打起來了,碰巧姿勢有點詭異而已!所以再次提醒大家,吃瓜就好,切勿認真!